【端午话养生】除了吃粽子,还可以做些啥?
粽子是端午传统美食,食粽能于清淡中平补、在平补中清化,是端午节前后最佳的养生食品。中医学认为,糯米味甘、性平,有益气健脾的作用。粽子中的配料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,如红枣、赤小豆、绿豆等具有补血安神、利尿排毒的功效。值得一提的是,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,北方大都用芦苇叶,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,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。苇叶可以清热生津、除烦止渴;竹叶可以清热除烦、利尿排毒;荷叶能清热利湿、和胃宁神。但注意凡事应以适量为度,过多进食粽子反而会不利于消化,阻碍脾胃的升降之性,导致便秘、腹胀等症状。
饮食上,在我国南方地区还有端午吃“五黄”的习俗。古人认为“五黄”可以辟邪消暑,那么五黄是哪五黄呢?
“五黄”者,为黄瓜、黄鳝、黄鱼、咸蛋黄、雄黄酒(说法不一,有人将黄梅、粽子也作五黄之一。现今将雄黄入白酒内饮者已少见,今多见以黄酒替代雄黄酒)。
值得注意的是,现代科学研究证明,雄黄是有毒性的,主要成分为硫和砷,即使微量食用,也会产生肝脏损伤,如今许多地方多见以黄酒替代雄黄酒。当然,即使是黄酒,豪饮伤身,不宜贪杯。根据膳食指南,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,女性一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,大约就是三四两黄酒。
黄鱼、黄鳝、黄瓜也是端午时节的当令食品。
黄瓜有“第一瓜果”之称,有清热解毒、解渴生津之功效。农历5月新黄瓜上市,时间上正好与端午对上,也就自然成了端午的必吃之物。
五六月份的黄鳝,有“赛人参”之说,此时的黄鳝肥嫩鲜美,营养丰富。黄鱼则是这一时节的主打海鲜,端午时节的大、小黄鱼,量多质优。
黄鱼建议采用最传统的吃法——清蒸,清蒸黄鱼虽简单朴素,却也原汁原味,营养丰富的同时热量不高,端午时节难免家宴聚餐,席间菜肴丰富,清蒸黄鱼这样的“小清新”菜肴再适合不过了。
小食谱
推荐一道结合“两黄”的湖南菜肴→_→黄瓜紫苏焖黄鳝
这道菜营养丰富、清淡爽口,加了去腥提鲜的紫苏味道也十分鲜美,从中医的角度来说,黄鳝温热,黄瓜寒凉,两者同食既可以利用黄鳝“赛人参”的功效补气血,补虚损,又可减轻黄瓜的寒凉,让脾胃虚弱的人也能适当食用。
过端午节,传统运动项目龙舟竞渡、水中抢鸭、远足登山等都是很好的娱乐健身活动。适度的有氧运动、出出汗,可以起到内外通达、阴阳平衡、强健体魄的作用。不过要注意,过量的运动会伤津耗气、乏力燥热,有碍健康。
端午自古有“悬艾人、戴艾虎、饮艾酒、食艾糕、熏艾叶”的民俗。艾草是一种药用植物,味苦、微温、无毒,有温气血、逐寒湿之效,又有芳香避秽之功。端午时节空气潮湿,而艾叶的清新芳香能祛除毒气、清除污浊、净化空气,保持室内清洁卫生,起到消毒防疫、驱瘟辟邪的作用。此外,端午节常用的中草药还有菖蒲、青蒿、香茅、柚叶等,一起用水煎后当茶饮用,或者泡酒饮用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。
端午之后湿热渐盛,各种真菌、细菌大量繁殖,各种皮炎、湿疹、手足癣等皮肤类疾病开始多发,将菖蒲、生艾叶、佩兰等香草混合,煎水洗澡,可以预防皮肤病。
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渐盛的时节,天气较闷热,加之工作压力大,易引起烦闷忧郁。情绪的变化,会影响脏腑的功能,亦可导致精神疾患,如《黄帝内经》所言“怒伤肝、喜伤心、思伤脾、悲伤肺、恐伤肾”。夏季养生,心宜静。心静清凉,没有过多杂念,行为就会不急不躁;适当赏玩花鸟虫石、鉴赏书法音乐以移情养性、心情舒畅;还要用豁达、微笑来面对周遭之事,则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。同时,早睡早起可避免伤津耗液,无烦热、骨蒸潮热之虞。
端午时节在注意饮食调养、适当运动、保持心情舒畅的同时,适当采用艾草以芳香辟秽、避瘟驱邪,就能远离疾病,尽享岁月时令之美。
(科普来源: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
副主任医师周秉舵、
营养科营养师袁春华)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近期精彩回顾